欢迎访问教育与发展人口神经科学研究基地!

loadding...
教育与发展人口神经科学研究基地

咨询电话:QQ:81274769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与教育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作品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生的学习模式:学习策略,学习观,学习取向间的联系Patterns in Student Learn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arning Strategies, Conceptions of Learning, and Learning Orientations 第十三组

2020-11-07 294 收藏 返回列表

1.学生的学习模式;学习观,学习策略和学习取向之间的联系,第十三组:丁静、唐滟涓、阳新春、唐玲、王韵、杨丹 

2.目录

一、AN INTEGRATIVE THEORY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学生学习的综合理论和概念化(唐滟涓) 

二、A DIAGNOSTIC INSTRUMENT: THE INVENTORY OF LEARNING STYLES (ILS)一种诊断手段:ILS(唐滟涓)

三、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CONCEPTIONS,AND ORIENTATIONSIN DIFFERENT EDUCATIONAL CONTEXTS不同教育情境下,学习策略、观念和取向的内部结构(丁静)

四、DEVELOPMENTS IN LEARNING PATTERNS DURING THE SCHOOL CAREER在学校生涯中学习模式的发展(王韵)

五、CONSISTENCY AND VARIABILITY IN STUDENTS’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一致性和可变性(阳新春)

六、DISSONANCE IN STUDENTS’ REGULATION OF LEARNING PROCESSES学生学习过程的失调(阳新春)

七、RELATIONS BETWEEN LEARNING PATTERNS AND PERS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AND OUTCOMES学习模式与个人因素和背景因素以及学习结果之间有哪些关系呢?(唐玲)

八、PROCESS-ORIENTED INSTRUCTION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杨丹)

九、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结论和讨论(杨丹)

3.主要内容

一、AN INTEGRATIVE THEORY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学生学习的综合理论和概念化(唐滟涓)

1.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认知加工活动,情感活动和管理活动。认知加工活动是对事物进行加工的一种思维方式,情感活动指产生情感因素的一系列活动,情感活动可以影响认知加工活动从而间接影响学习结果。管理活动可以计划、预测、监控、调节情感活动和认知加工活动。

2.MURMUNT基于上述理论提出了learning styles这一概念,包括加工策略(深度加工、逐步加工、具体化加工),管理策略(自我管理、外部管理、缺乏管理)和学习观,学习取向。

二、A DIAGNOSTIC INSTRUMENT: THE INVENTORY OF LEARNING STYLES (ILS)一种诊断手段:ILS(唐滟涓)

测量标准

内容描述

1.加工策略


1.1深度加工


1.1.1关联化&结构化

 

1.1.2批判性加工过程

1.1.1将知识互相联系起来,并且与以前的知识相互联系;构建出整体的认知结构

1.1.2阐述个人观点,得出个人结论,并且对教科书和教师的结论进行批判性的研究

  1.2逐步加工过程


1.2.1 记忆&背诵

 

1.2.2 分析

1.2.1通过背诵学习事实、定义以及各种特性

 

1.2.2逐步解决问题,依次研究单独的内容

  1.3具体加工过程

通过将学习内容与他们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使内容具体化、实用化

2.调节策略

将学习内容与个人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进行创造和适应

  2.1.自我调节


2.1.1学习过程&学习结果

 

 

2.1.2.学习内容

2.1.1通过计划学习活动、监控过程、诊断问题、检查结果、调整和反馈等方式管理个人的学习过程。

2.1.2询问在教学大纲之外的知识

  2.2.外部调节


2.1.1学习过程

 

 

    2.1.2.学习结果

2.1.1.用外部因素调节自己的学习加工过程,例如引言,学习目标,学习方向,学习问题或者老师或教材编写者的学习安排

2.1.2.以外部方式测试某人的学习结果,比如考试、提问

  2.3.缺乏管理

2.3.   监督学习过程中各种调节管理的困难

3.学习观念


  3.1知识结构

 

  3.2.知识吸收

 

  3.3.知识的运用

 

  3.4.刺激性教育

 

  3.5.合作学习

3.1以构建个人知识结构为目标学习。大多数学习活动被看作学生自己的任务

3.2.   以通过记忆和复制吸收提供的知识为目标学习,其他学习活动被看作教师的任务

3.3.   以获得实用性知识为目标学习,这些学习活动被看作师生共同的任务

3.4.   学习活动被看作学生的任务,但是教师和教材编写者仍要刺激学生参与学习

3.5.   获得同伴学习的好处,共同分担学习任务

4.学习取向


  4.1.个人兴趣

  4.2.证书取向

 

  4.3.个人检测取向

 

  4.4.职业取向

  4.5.模棱两可的

4.1.   出于兴趣学习,促进个人发展

4.2.   为了获得高成就学习,为了通过考试学习,为了获得证书、绩点、学位学习

4.3.为了检测个人能力学习,为了证实自己可以达到高等教育的要求

4.4.   为了获得职业技能,找到工作学习

4.5.   一个不确定的态度,为了研究、个人能力、教育类型等等。

三、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CONCEPTIONS,AND ORIENTATIONSIN DIFFERENT EDUCATIONAL CONTEXTS不同教育情境下,学习策略、观念和取向的内部结构(丁静)

接下来,我将给大家介绍不同教育情境下,学习策略、观念和取向的内部结构。作者通过对795名普通大学生以及654名开放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得出如下表格呈现的结果:

第一个因素(F1)显示“关系与结构”、“批判性加工”策略、“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自我调节”、“作为学习概念的知识建构”和作为学习导向的“个人兴趣”的高负荷。“具体加工”也对这一因素产生了影响。这一因素被解释为一种意义导向的学习模式或“风格”

第二个因素(F2)代表一种复制导向的学习模式,ILS量表“记忆和排练”、“分析”、“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外部调节”的高负荷,“吸收知识”作为学习的概念,以及“认证”和“自我测试导向”的学习取向。

第三个因素(F3)被解释为一种无定向的学习模式,高负荷的“缺乏规则”,“矛盾的学习取向”,“合作”和“激励教育”一起作为学习的概念。

第四个因素(F4)代表了一种以应用为导向的学习模式,高负荷的“具体处理”、“知识的使用”作为学习的概念,以及“职业学习导向”

 

其他学者也进行了其他研究:

Lonka和Lindblom-Yl¨anne(1996)在研究方法和认识论信念方面,将关于调节策略和学习概念的ils部分与其他尺度相结合,他们把仪器交给了芬兰一所大学心理和医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因素分析得出的四个模式中,有三个模式与普通大学和开放大学研究的非常相似:复制导向的学习、意义导向的学习和应用导向的学习。他们没有发现无方向性学习模式是一个单独的维度,这可能是因为芬兰大学的录取制度更加挑剔

在高等教育开始的几年里,人口和教育背景与学生的人口和背景有较大的偏差,与高等教育中的学生相比,学习模式的性质通常会出现更大的偏差。如:Severiens(1997)发现,在中等教育的成年学生中,有一个因素被她解释为一种旨在“证明自己”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模式很可能是这种“第二次机会”教育类型的学生的典型特征,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在教育生涯中经历失败。

Slaats et al.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只有两种不同的学习模式:复制导向型和意义导向型。在职业教育等应用导向性强的环境中,学生在应用导向学习的维度上几乎没有差异。这一结论得到了Oosterheert和Vermunt(2001)关于教师教育中学生学习中的个体差异的研究的支持。

教学和教育实践中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学习模式结构的差异。Ajisuksmo和Vermunt(1999)研究了印尼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自我调节。他们让ILS翻译成印尼语,并将其用于研究。荷兰和印尼学生的因素结构比较表明,荷兰学生在学习模式的各个方面都是独立的,印尼学生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

Marton等人(1997)对中国学生学习观念的研究结果相似。Marton等人(1997)发现这些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并不像西方学生经常看到的那样是对立的,而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现象。

四、DEVELOPMENTS IN LEARNING PATTERNS DURING THE SCHOOL CAREER在学校生涯中学习模式的发展(王韵)

在学校生涯中学生学习模式的发展历程经过了多名学者的探索,第整个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刚开始对学生学习模式的研究是从克拉特开始的,她对984名大概12岁左右的初一学生进行ILS量表测试,测试发现学生们往往对加工策略里的一个具体加工策略表现出最高的负荷。同样,也对学习观念、学习取向和管理策略中的一个具体策略表现如此。也就是是说,初一年级的学生认为,学习模式的各个组分之间是没有联系的。之后,Boekaerts等学者继续对年龄在14~16岁的初一、初二和初三的学生进行ILS量表的测试时,发现他们表现得和初一年级的学生类似的结果。后来,罗森达尔和费尔蒙特开始对16岁左右的高中学生进行同样的测试,发现他们对于学习模式的四个组分之间关系的认识明显初中学生强,而又弱于大学生。最后,Vermetten等人开始对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量表测试,发现第一学期的认识明显没有第三学期的认识清晰。而这几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模式个组分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对于初中生的学习来说,他们往往只知道加工策略里面的逐步加工,也就是死记硬背。而且只知道机械记忆,对于知识点是进行复制,而且把学习看作老师布置的任务,对于他们之间的联系没有清晰的认识,也不能很好的区分开。而到了高中生涯,学生开始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构建知识体系结构,并且开始合作学习,在试图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从老师要求到自己主动学习。到了大学,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能够理解学习模式下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在取得了实质性的好处如奖学金、证书等之后就更加能够综合运用各个学习策略。也就是说,学生对学习理解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的进步,也就是学者们提出的“发展假设”。

但是,大学高等教育和初中初等教育之间的联系却是断开的,不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连续的过程,也就是说,不符合发展假设。

因此,Severiens开始对26岁左右的成人教育的学生进行ILS量表的测试,而成人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比大学生对学习策略之间更紧密的认识,而表现出“证明自己”的模式。这就类似于我国的成人大学的学生,他们努力学习更多的是为了证明自己可以拿到文凭。针对这种特定的教育环境下产生的直接的结果,学者提出了第二种认识:“环境假设”。

学者对这两种发展假设进行比较,发现了:这两种假设都有一个共同的点:他们是一种新的教育背景下的新的阶段。而发展假设是一种变化和适应的阶段,更加适合在一种教育模式下进步的学生,比如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的过程。而环境假设则是学生要适应一种新的教育环境,从而对学习模式各组分之间的联系认识更加发散,而这更倾向于不同教育之间的变化过程。

以上就是科学家们对学习模式的发展过程的探索,接下来有请另一位组员讲解各个学习组分之间的关系的内容,谢谢。

五、CONSISTENCY AND VARIABILITY IN STUDENTS’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一致性和可变性(阳新春)

1、Busato等人(1998)计算了一年级和二年级大学生在两个不同时间点(间隔约为14个月)在学习风格水平上的ILS得分之间的相关性。Vermetten等人(1999a)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对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ILS测试,间隔约为6个月。Minnaert和Van der Hulst(2000)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为期约6个月的ILS测试,在他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开放大学的成年学生进行了两次ILS测试,间隔约3个月。这些研究人员经过初步探究发现这些学习模式的稳定性相当高,但并不高到应该被概念化为不可改变的现象。

2、而本文作者Vermetten等人(1999b)更具体地研究了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一致性和可变性。他们询问了随后两组法律系学生在四门不同课程中的学习策略。方差分析表明,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学习策略使用存在差异。这一结果指向了学习策略使用中特定情况背景。然而,相关性表明,学生在不同课程中使用的策略也是一致的。这就指出了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中存在着个体情况约束的问题。因此,可变性与一致性的问题似乎并没有确定的答案。然而,Vermetten等人(1999b)也发现,学习策略的可变性程度不同。例如,学生对记忆处理策略的使用被证明相对不受课程环境差异的影响,而具体处理策略的使用和调控策略则显示出对课程环境的高度敏感性。比如学生在学习语数外这些课程的基础知识时,都采用了记笔记来帮助记忆的策略,而由于语数外在初中要学习三年,生物只学习两年,所以学生对这些学科的具体策略和时间调控也不一样。

六、DISSONANCE IN STUDENTS’ REGULATION OF LEARNING PROCESSES学生学习过程的失调(阳新春)

1、失调的概念:所谓失调,是指对于一些学生群体来说,学习概念、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之间预期的相互关系并没有出现,即意想不到的、理论上不相容的特定动机、意图、策略、管理机制、上下文感知、学习概念等等的组合。

2、Beishuizen等人(1994)要求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完成ILS之后,使用电脑上呈现的研究文本来完成一个任务。在数据分析中,形成了四组代表不同处理和调控策略组合的学生。结果表明,自我调节与深度加工相结合的学生和外部调节与逐步(表面)加工相结合的学生在这项任务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将外部调节与深度处理相结合的学生,尤其是将自我调节与逐步处理相结合的学生,表现得更差。Vermunt和Verloop(2000)发现,在一组学习成绩较低的大学生中,他们的学习模式存在一些不协调的迹象:他们在学习策略、概念和取向上缺乏差异性,以及这些学习要素之间缺乏整合。

3、失调也可能有情感上的影响。lindblum - ylanne和Lonka(2000)发现,在传统课程的高等医学院学生中,他们使用的(以意义为导向的)学习概念和(以复制为导向的)学习策略之间存在差异。比如,医学生本身的学习观念是希望理解各种疾病的机理再对症下药,而期末考试教师要求医学生考试到达一定的分数才及格,过多的内容让学生没有时间去深入理解,只能机械性的死记硬背。这种信念与行为之间的内在矛盾,导致了相关学生的高度不满和紧张。

4、通过对学习风格不和谐的学生的访谈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学习实践中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所有这些学生都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在他们的医学学习。似乎是学习环境迫使这些学生以一种不符合他们学习概念的方式学习。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的不匹配可能导致学习模式的过渡阶段。lindblum - ylanne和Lonka(2000)得出结论,有不和谐模式的学生经历过摩擦,迫使他们改变他们的学习模式,使之与他们自己的建设性的学习概念不相匹配。

七、RELATIONS BETWEEN LEARNING PATTERNS AND PERS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AND OUTCOMES学习模式与个人因素和背景因素以及学习结果之间有哪些关系呢?(唐玲)

本文作者从不同的因素方面对学习模式的采用进行了研究。他主要从个人因素和背景因素这两个方面来研究。学习模式其实是假定能够使个人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的方法。那么不同的人以及处于不同环境因素及背景下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模式必然是不同的。

就个人因素而言,这篇文献的作者主要从学生的个性或者说是性格,以及学生的认识论和学生的性别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学习模式与个人因素有什么关系呢?经过他的调查研究,以及对以前的一些学者的五大人格测试分析。他发现,智力比较开放的,也就是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意义导向学习的学习模式。而更具有责任心和亲和性的学生,更倾向于复制导向学习和应用导向学习。同时,更具有外向性和智力开放性人格的学生,也倾向于应用导向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神经质人格的学生,也就是那些常常焦虑、担忧、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于出现不理智的行为的学生,他们更倾向于无导向的学习模式。但是总体而言,学习模式与个性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较低。

   2.那么学生的认识论又与学习模式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的认识论又称为学生的知识观,分为相对主义知识观和绝对主义知识观。Rozendaal这位学者在2001年发现,具有相对主义知识观的学生在代表意义导向学习的所有ILS测量表上得分较高,也就是说明,具有相对主义知识观的学生更倾向于意义导向学习。而具有绝对知识观的学生更可能采用复制导向学习模式和无导向学习模式。通过这个研究及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相对主义知识观念。

   3.男性和女性的学习方式有差异吗? Severiens and Ten Dam两位学者在1997年研究了成人中等教育中的学习风格、性别和性别认同之间的关系。关于性别,他们发现,平均而言,男性在无导向学习中的得分高于女性,而女性在复制导向学习中的得分高于男性。

    以上是关于个人因素对学习模式的采用的影响。

那么不同背景下的学生,又更倾向于采用哪种学习模式呢?这里的背景指的是不同的学生学习的不同学科,以及不同的学习环境类型。比如正规的校园基础教育,和远程教育。那么本文的作者通过研究发现,来自社会和文化学科领域的学生,更倾向于意义导向学习,并且大龄学生和远程教育的学生,比学校教育的学生更倾向于意义导向学习。除此之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以及经济学,法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生,以及远程教育中的女性、大龄学生和高年级学生,都更倾向于复制导向学习。而开放大学的管理专业的学生,和普通大学的法学专业学生,更倾向于应用导向学习。令人惊讶的是,正规教育的学生中无导向学习的学生的比例还高于远程教育的学生。那么这是作者的一个研究成果。

    那么以上就是本文作者关于一些因素对于学习模式采用影响的研究成果。

好的积极的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好的学习结果,因此作者研究了一系列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几乎所有的学习结果都与意义导向学习呈正相关,只有学习进度与其呈负相关,可能是由于意义导向学习花费的时间较多,因此减缓了学习进度。而应用导向学习与学习成就和考试参与度都呈负相关,但是它与学习进度成正相关,因为它是为了应用而学习的学习模式,因此他与考试成绩没有什么关系。而复制导向学习几乎与所有的学习成果都呈负相关。而无导向学习完全与所有的学习成果都呈负相关。这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提示,就是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尽可能的选择意义导向学习,而不要选择无导向的学习模式。

八、PROCESS-ORIENTED INSTRUCTION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杨丹)

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针对某一特定知识方面的教学方法;第二:关于学生学习和思考方面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旨在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聚焦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建构和运用,它跟Vermunt的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这种教学方法促进意义导向和应用导向的学习模式,而对无导向和复制导向的学习模式是一种否定的态度。针对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有许多的学者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做了一系列的试验。Schatteman et al等人针对 自然科学学院的大学生做了一个测试,让这些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让这些小组之间积极地合作与互动,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他们学习的内容包括物理、数学、化学和生物等这样类似的知识,结果显示,对于那些积极参与本次活动的学生,本次活动对于他们的学习方法与管理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且让他们在考试的过程中表现地更好。Lonka 和  Ahola也使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做了测试,这种教学方法含有面向过程的教学方法的很多特征,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于深度学习和自我管理的学习策略的使用。结果表明:这次活动让学生刚开始的学习速度有所放缓,但之后,学生能够在考试结果中表现地更好。对于这种结果,学者作出了如下解释: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时,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学习策略来学习,因此这个过程会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旦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这些策略时,他们就能够在测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Volet 等人也使用面向过程的教学方法做了相关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大学的教学质量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策略产生影响,那么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观朝着知识建构的学习观改变吗?结果表明:对于那些使用无导向和复制导向学习模式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观是可以朝着知识建构的学习观发生改变的,而对于那些使用意义导向和应用导向学习模式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建构的学习观上,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和使用。Theophilides等人针对师范学院的学生做了一个测试,本次测试目的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以及提高元认知水平,这些学生更喜欢多样性和创新型的学习活动,在指导性的教学活动中更积极参与,并增强了他们的自我实现感九、  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结论和讨论(杨丹)

1.根据Vermunt等人的研究得出,大一学生的学习模式有4种,模式的组分之间相互

影响,不同因素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模式的结构,对于不同背景的学生,其都存在

意义导向、无导向和再现导向的学习模式,而应用导向的学习模式在成年学生中尤

为突出。在一种具有很强应用导向的学习环境中(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所有学生

具有很强的应用导向学习模式。

2.学生学习模式的发展:a.年龄更大或经历更多的学生对学习成分之间的整合能力

和区分能力更强  b.应用导向的学习模式出现得较晚,一年级学生没有(作为意义导

向的一部分)

3.学习模式的稳定性很强,但也没想象中那么稳定。(例如:传统的教学情境---创新

教育情境)

4.在不同的课程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表现出了一致性与差异性,这似乎和学习情境

和个人联系有关。若想要成功,所有的学习组分都应该被考虑到,而不仅仅是学习策略。

5.学习模式和个人及情境因素相关(认识论、性别、人格特质、教育背景)。

6.学习模式和学习成果的关系。意义导向的学习和所有学习成就积极相关,应用导

向的学习和学习成功无关。引导学生的学习模式向着意义导向(有时应用导向)的学

习改变是有可能的。

7.启示:目前学生学习的部分目的是获得有用的知识以及为终身学习做准备,最合适

的教学模式就是意义导向和应用导向的学习模式,对于现如今传统的教学模式(表

现为老师控制整个教学过程,老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家长和一些社会人士对这

种教学模式越来越不满意,他们所期望的是一种主动的、建构的、自我管理的学习方

式,因此实施面向过程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8.研究方向:Vermunt在本篇文章中的研究涉及到了很多方面,但在有些方面还是没有

涉及到或没有进行很深的研究,因此他提出了很多未来可以研究的方向,比如说:自

我管理和外部管理的相互管理以及对学习结果有何影响、在课堂中如何将外部管理转

化为内部管理、创新对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影响、如何实现有利模式的转化、高

等教育学生的学习概念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可以将情感和社会化(合作化)的学

习整合到学习组分中。

4.PPT

eb3d9d6bdd8ad2a16c26e76fa9444ca3.pptx



评论

发表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